专业号

塞罕塔

塞罕塔位于公园海拔1780米的东坝梁上,占地30亩,距公园入口处仅8公里。景区内有塞罕塔、塞北灵验佛、跑马场、射击场、民族歌舞表演等旅游娱乐项目。

塞罕塔,塔座高4米,塔身高42.8米,跨度21米,七层八角,仿古建筑。塔内设步行梯和电梯,能同时容纳100人参观游览。它集森林放火了望、生态旅游观光、木兰秋狝再现、佛事陈列、塞外四季摄影等多功能于一体。

登上塞罕塔,千里坝上,万顷林海尽收眼底。春天,色彩鲜明,草色遥看,万木吐新,火红的杜鹃尽染远山近岭。夏季是登塔的最好时节,东观,绿波涌动,碧浪滔天;南观,一览众山,青翠如黛;西望,绿色地毯铺在草原上,大小湖泊像明亮的眼睛,给人以无限的活力;北瞰,百万亩人工林,与乌兰布通相接,令人浮想联翩。秋来,画家和摄影家们纷踏而至,那真是“爽气迎人面,秋色怡性灵”;冬至,千里冰封,玉树琼花,林海雪原,好一派北国风光!

登塞罕塔,在不同季节,站在不同的角度,都会有不同的感受:“登高瞰林海,林海百万松。迎风一挥手,四野起涛声。”人生难得远眺,何不临塔登高。

百花坡

 

在月亮湖西北角,1990年国家主席杨尚昆来此,称赞百花坡是坝上一绝。那绿茵茵的草地上,跳动着一丛丛、一簇簇“小火苗”,那是盛开的金莲花。1997年杨主席到塞罕坝视察时来到这里,陪同的同志问杨主席的感受,杨主席脱口而赞道:“好、好、好,真是好的没治了”。于是陪同的同志请杨主席为此景取名,杨主席面对五彩嫔纷的野花,沉思片刻说:“百花坡怎么样?”众人齐声赞同,于是百花坡的名字就这样叫开了。

尚海纪念林

尚海纪念林属千层板林场39林班,1、2小班,面积 164.5公顷,树种为落叶松,为1964年机械造林,该林的营造是坝上高寒地区针叶树种大面积机械造林成功的标志,也是塞罕坝创业者们集体智慧的结晶。林地类型属坝上丘间台地,土质为灰色森林土。1979年开始首次间伐,至今已间伐6次。至2003年保留密度为52株/亩,平均胸径19.2厘米,平均树高14.6米,单位蓄积9.3545立方米。 

1989年,总场第一任党委书记王尚海同志去世,留下遗嘱,将部分骨灰撒在塞罕坝,表达了一位老领导、老党员的一片赤子之情,同时也激励后来人,更加关心和热爱这片绿色的事业。   

1991年总场党委做出决定:将该林分命名为尚海林,并立碑纪念,以此作为对塞罕坝以党委书记王尚海同志为代表的第一代创业者们的最好怀念。

界河—滦河源头 

滦河源头,是河北省与内蒙古自治区的分界线,所以又叫界河。此河名“吐力根河”,是蒙语,意为弯曲狭窄。河道蜿蜒曲折,水流潺潺,清澈见底,象一条银色的玉带,飘落在塞外森林草原之中。引滦入津工程完工后,时任水利部长的钱正英女士曾到此考察,认定这里是滦河发源的主要河流之一,因此得名“滦河源头”。

将军泡子

乌兰布通古战场位于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西北部,清康熙初年,漠西蒙古噶尔丹汗兼并厄鲁特四部(准噶尔、杜尔伯特、和硕特和辉特部)自称准噶尔汗。此时的噶尔丹统治着天山南北广阔地区,控制着河西走廊西部,横行西北,并于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起,遣军南下,大败漠北喀尔喀部,逼其部众数十万人降清,请求清帝收容和保护,喀尔喀部原有的广阔土地悉为噶尔丹占据。

康熙大帝对噶尔丹的侵略意图早有察觉,二十八年(公元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后,他决心集中力量解决噶尔丹问题。康熙二十九年(公元1690年)三至六月清军进行了大规模的军事调动。此时,噶尔丹叛军已越过呼伦池,六月深入到乌珠穆沁,逼近具有战略意义的乌兰布通(蒙语,汉译为红色瓮形小山)。

七月上旬,康熙大帝力排众议,决定御驾亲征。七月二十日康熙抱病退至波罗河屯(今隆化县城)坐镇指挥。清军在吐力根河一线集结,十二座联营旗幡招展,壁垒森严,福全为诸路军统帅。七月二十九日噶尔丹屯军于乌兰布通。乌兰布通南距承德200公里,是北京出古北口,经围场通向内蒙古的必经之路, 战略位置非常重要。清军与噶尔丹叛军在这里展开了一场关系大清江山社稷的激战。

噶尔丹叛军“数万阵山下,依林阻水,以万驼缚足卧地,背加箱垛,蒙以湿毡,环列如栅,士卒于垛隙发矢统,备钩距,号曰驼城”,企图以此阻挡清军的进攻。八月一日凌晨清军出发,“设鹿角枪炮,列队徐行,未时(下午1点至3点)临敌,发枪炮击之”。双方战斗的十分激烈,准噶尔兵凭借有利地形,以箱垛空隙向清军放枪、射箭。清军则以火炮、鸟枪还击,虽有火力优势,但临河仰攻,道路又泥泞难行,进展困难,伤亡很大。率左翼军进攻的参赞军务内大臣佟国纲(康熙的亲舅)奋勇督兵进击,被敌人以枪打中,不幸阵亡。将军的鲜血染红了身边的泡子河,这就是“将军泡子”的由来。直至黄昏时分,左翼军在佟国维的带领下,自山腰绕到敌后,冲破敌阵。清军大举齐进,驼城内血肉横飞,尸横遍野,准噶尔军全线溃退,最后经过四天激战,清军取得了乌兰布通战役的胜利。

七星湖

  

 

 

 

 

七星湖是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新开发的重点旅游景点,位于塞罕坝林场以北三公里处,环抱于青山、绿树和碧水之中。这里是水草丰美,野花遍地的水草滩,是活动的浮层,底层是湖水,且整个大湖面相连,所以大大小小七个湖面是一个相联的流动整体。远远望去,有如天上北斗七星降落人间,七星湖因此而得名。早在康熙年间就有记载,如今通为一体。七星湖水域深,水面广,湖中多野生鲫鱼,如你有雅兴,垂钓片刻,说不定会小有收获呢。

游客来到七星湖,可乘快艇飞渡于碧波之上,可以漫步长桥,欣赏湖边的花海、白桦林、百年古树。每当夜幕降临,天上一个北斗,水中一个七星,是富有诗情画意的意境。为了保护湖的天然性,现在湖面上已经架起了木制浮桥,在浮桥上建起了木屋,已成为广大游客观光、休闲、娱乐、避暑、度假的好去处。

 

康熙点将台 

 

康熙点将台,又名亮兵台。位于森林公园阴河景区,为一孤立巨岩,形如卧虎,顶部是狭长平台,周围地势平坦开阔。传说康熙大帝在乌兰布通之战胜利结束后,曾登临此台检阅得胜凯旋的清军将士,因此得名点将台。如今,点将台四周方圆十几公里均为落叶松人工林。登台四顾,绿海波涌,凉风习习。颇能领略当年康熙大帝点将阅兵的恢宏气势,只不过三百年前的清军将士如今换成了整齐划一的落叶松。

塞北佛石庙

 

 

 

 

塞北佛石庙坐落于北曼甸管理区石庙子景区,周围是一望无际的万顷林海。一条清澈透底的山泉喷珠吐玉,缓缓流向远方。一入此地,使人顿有神清气爽、超凡脱俗之感。

石庙由13块削磨见方的石头砌成,座北朝南,高1。96米,面宽1。21米,进深1米。庙顶由一块石头凿成瓦状模样,小巧古朴,别具一格。庙内一尊坐佛像,身披红色袈裟,两小童侍立左右,均是满族官服装束。庙门两旁,镂刻着一副对联,字迹清晰,笔力遒健,上联是:“清得道千秋不朽”,下联是:“塞北佛万古流芳”,圆拱门上横批是:“英灵千古”。在庙前有一座石碑,因年久风蚀雨剥,字迹已无法辨认了。塞北佛石庙的建立还要从康熙设立木兰围场的良苦用心说起。康熙作为清王朝入关后的第二个皇帝,他胸怀大志、深谋远虑,文治武功、卓有建树,一生中智除鳌拜、平定三藩之乱、收复宝岛台湾、签定《中俄尼布楚条约》、亲征噶尔丹。为了“肄武绥藩”,设立木兰围场,通过木兰秋狝,团结、怀柔蒙古各部并对其流离民众给予优抚,使蒙古王公感激涕零,称之“仁德高峻,养育群生,宏施利益者谓之佛。臣等蒙圣上大佛洪恩,特加拯救,是即臣等得遇活佛也”。由此,蒙古人尊康熙为活佛。

由此,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出现了清朝服饰的塞北佛,既是康熙“肄武绥藩”战略的成果,也是清代民族团结的标志。沧海桑田,世事变迁,塞北佛作为康熙大帝的一段历史镌刻在塞罕坝上。

每年农历六月十三这一天,数以万计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齐聚于此,杀猪宰羊来祭奠塞北佛,并在红布上写下自己的心愿,祈求神灵的保佑。

木兰秋狝

 

 

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属原清代皇家围猎胜地的一部分,也是著名的乌兰布通古战场的一部分。康熙、乾隆、嘉庆三位皇帝几乎每年的夏秋季节都到这一带活动,所以历史遗迹很多,人文景观丰富。以乌兰布通古战场遗址、扣垦坟、塞外敖包和乾隆殪虎等最为著名。并有塞北佛、塞罕庙等神话和乾隆逐鹿、殪虎、翠花公主等传说。

金莲映日

 

 

 

 

康乾三十六景之第二十四景,原在承德避暑山庄如意洲上,康乾时代盛极一时,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此景以消失。塞罕坝独特的地理环境为金莲花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使金莲映日奇观得以重现。置身观赏园中,如同置身于金莲花的海洋,在明丽的阳光照耀下,株株金莲,金彩新鲜,辉煌璀璨,这不正是“辉辉争日色,灼灼动风枝”的“金莲映日”奇观吗? 
    园中那独具特色的甬道、长廊、凉亭,神秘的吐力根河、古树、白桦林、情人谷,充满情趣的水车、风车,孩子们自由嬉戏的游乐场,无一不让人留恋忘返,再免费品茗一杯香气浓郁的生态金莲花茶,驱暑提神,更能让游人忘却旅途的疲劳,置身于无限遐想之中……

泰丰湖

泰丰湖,水面面积300亩,水面平静如镜,清澈见底,在艳阳丽日下,湖光山色,美景如画。尤其在夕阳西下时,游人登上东侧高山俯瞰,泰丰湖如同一柄玉如意镶嵌在塞罕坝的山水之间,西望湖水,满天彩霞染透了湖底,金光灼灼,水天一色。当日落接近远山时,便出现地上、水下各有半轮红日,并逐步向地平线靠拢,天上、水下红光一片,蔚为壮观。
    传说乾隆皇帝当年打猎来到这里,当时他骑马站在东面的山上向这里一望,见这明净的湖面弯弯曲曲好像一个玉如意,于是把这里命名为如意湖又名泰逢湖。这里的北边就是当年康熙皇帝平定葛尔丹叛乱的十二座联营,所以乾隆皇帝到木兰围场打猎时曾经多次在这如意湖旁安过营寨。影视剧《新月格格》就曾在此拍摄外景。

森林草原

 

 

塞罕坝木兰围场国家森林公园以其百余万亩的森林构成无边无际的林海, 更有草原和草甸互相镶嵌,气象宏伟而赏心悦目。森林浓荫如盖,松涛隐隐;林缘处佳木葱茏,清溪潺潺;草原上绿草鲜花织成灿烂锦绣,草甸上仙鹤漫步,水禽嬉戏,到处鸟啭鹿鸣。在一片诗情画意中,充盈着无限生机,对游人具有很大吸引力。
 园区植物种类繁多,季相变化十分丰富。春季一片新绿,坝上春来迟,但是来势迅猛,五月中下旬,积雪刚刚融化,杜鹃花已经含苞待放。夏季百花盛开,金黄色的金莲花、山罂粟、蒲公英,紫红色的地榆、钢罗花,雪白的走马芹花、银莲花,粉红的柳蓝,蓝色的飞燕草、华北乌头等等到处争奇斗妍。塞外秋来早,每到九月中下旬,森林便开始披上秋装。尤其梨树沟景区,在它的近百平方公里范围内,五角枫、白桦、柞木、山丁子等满山红遍,层林尽染,色彩之浓艳,范围之广阔,远远超过闻名遐迩的北京香山。与此同时,草原上野菊花、干枝梅铺天盖地,香风扑面,沁人心脾。特别是干枝梅的花冠经霜不凋,带回家中,保持一二年仍然能够象初采时那样鲜美。所以,特别受游人喜爱,许多人都要求采几枝带走,用于室内装饰,或做为有深刻寓意的礼品馈增亲友。公园内干枝梅分布面积约300公顷,资源丰富,每年可采度在100万株以上。塞罕坝有漫长的隆冬,在莽莽的雪原上,云杉、樟子松、油松迎风屹立,更显得挺拨伟岸。

林业草原大数据建设平台
京ICP备05067984号-35
基于E-file技术构建